2012到了,新的一年又开始了,人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新年的到来,逛街购物、旅游、宴席,欢声笑语源源不断。然而在热闹非凡的场面之外,有一群特殊的人也在默默的,静悄悄的默念着自己2012新年愿望…… 小辉,一个3年前一直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癌症患者,“今年,期望工作顺利,好好走过第四年、第五年……”这就是他的新年愿望,原本应该对命运有着太多期待的他,语气中却透露出同龄人不具备的“淡定”。 “从没见过大海,一直向往大海的宽广和辽阔,想看一眼大海。”这是26岁脑癌女孩的新年愿望,而帮她实现这个愿望的是一位60岁的药物流产患者。 感谢父母的不离不弃 命运之神,仿佛是个爱淘气的孩子,总是爱给人们平静的生活带来些许“恶作剧”。小辉,一个现年25岁的大男孩,在过去的几年中,他已经承受了太多命运带来的风雨洗礼。2003年夏日某一天,小辉突感全身乏力,皮肤上也起了一些出血点。起初,他把这些症状当成身体疲惫的信号,没有太在意,但随着皮肤上出血点的增多,身体也每况愈下。2003年,他被上海闸北区中心医院确诊为急性粒细胞宫颈炎,并于同年年底住院治疗。就这样,一个原本在一所中专读着数控和模具设计专业的大男孩,就此远离了课堂,变成了医院病房内的“老病号”。 “相比很多人,自己还是幸运的,因为坚持到了成功的时候,而在生病期间爸妈也没有放弃我,不离不弃地照顾我”回顾这样一段患病的经历,小辉却说自己是“幸运的”,因为早年离婚的爸爸妈妈在这段时间又重新聚在一起,爸爸每天都陪在身边照顾他,而妈妈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医药费,两人可谓是“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”。 2008年,小辉的身体每况愈下,而骨髓配对成功却依然仿佛是夜晚迷离的星光,可望而不可及。这时候,医生告诉小辉的爸爸妈妈,如果找不到6个点完全对得上的骨髓,那么可以尝试做半向核移植手术。于是,小辉的病房从上海长征医院又“转移”到了另一家据说是上海做半向核移植手术最为专业的医院。 他依然留着已逝病友的电话号码 小辉永远记得自己正式“进仓”做移植手术的那一天,因为那天恰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。而此后,他就开始了整整27天的“生死之旅”。每天,他都被一个人关在仓里,每天的休闲活动就是看看电视,爸爸妈妈每天将家里做好的饭菜送到门口,经高压消毒后才能吃。谈及当时这决定命运的27天,小辉记忆犹新:“刚开始做还是会很担心,真正做了就下子不担心了,将生死置之度外,不成功便成仁”。 “跟我同时做治疗的人,很多人最后身体都受不了了,因为耐药性出来了,再用药也没用了”小辉说,在他生病住院的这5年间,同个病房的病人进进出出换了好几拨,自己是能坚持到最后的少数幸运儿,“普通人觉得患癌症是很少见的,但真正生病了,才知道健康是这么可贵”。 “当时在长征医院里的时候,一个病房三张床,年纪最大的病人六十多岁,年纪最小的就是我了,还有三、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”谈及当时的病友们,小辉依然感触良多。在当时,能在做完化疗后同病友们聊聊天、互相鼓励是他最开心的事,直到现在,他依然将这些病友们的电话号码储存在手机里,舍不得删掉。 “虽然他们中大部分人都已经离开人世,但这段回忆是我内心最宝贵的东西”小辉说。 关于命运,他说:未来的路你是不知道的,要过好现在每一天。 如果没有患病,现在的小辉或许正如许多其他同学一样,从学校毕业后进入某家企业,成为一名技术蓝领。这场病,将他原本的生活秩序全然打乱了。如果身体健康,现在是否会过得更好?小辉说,自己偶尔也会思考这个问题,开始也会显得很“纠结”,但想到自己现在有份稳定的工作,生活逐步恢复正常,也觉得“这样挺好”。 “生命总是曲折的,未来的路你是不知道的,最重要的是过好现在每一天”小辉说,他现在最想做的是好好工作,希望在职业上有所晋升,安稳地度过接下来的第四年,第五年…… (责任编辑:admin) |
癌症肿瘤生物治疗 —— 肿瘤治疗最有效突破 HYK免疫细胞治疗技术
上一篇:郝希山:老龄化加速提升肿瘤发病率 下一篇:于娟《癌症日记》带给我们的思考